加林娜•谢尔盖耶夫娜•乌兰诺娃是苏联
著名芭蕾舞蹈艺术家。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,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,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,享年88岁。1919~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,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。毕业后先后在基洛夫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(1928~1943)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(1944~1960)任主要演员,1962年退休后,从事排练工作
。
她曾两次访问中国(1953和1959),志在世界各地演出,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。乌兰诺娃的舞蹈艺术特色是:富于抒情诗意,刻画人物细腻,善于表现复杂的人物性格。在她的表演中,使舞蹈技艺、戏剧表演、造型姿态三者水乳交融,又都服从于形象塑造的要求。她反对为技术而技术,不单纯雕琢动作,而是追求表现人物内心的激情,即使难度很大的动作也显得自然、流畅,每个日常生活的简单动作则又表演得典雅而富有音乐感。她的舞蹈艺术,从一般的抒情逐渐发展成具有深刻的悲剧性,晚期表演的角色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复杂。
乌兰诺娃获得的荣誉:
1941年因在芭蕾艺术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
1946年因在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“灰姑娘”中担任主角而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
1947年因在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“罗密欧与朱丽叶”中担任主角而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
1950年因在格里埃尔的芭蕾舞剧“红花”中饰演桃花一角而荣获斯大林奖金二等奖
1957年荣获列宁奖金
1951年荣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
1974年和1980年两次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
1995年因“为荣誉与尊严而奋斗”荣获“金面具奖”
荣获下列国际奖项:
1958年荣获巴黎舞蹈学院安娜·巴甫洛娃奖
1988年荣获米兰奥斯卡·帕赛利亚“为舞蹈而生”奖
1992年因在艺术与文学领域的功绩而荣获法国骑士勋章、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荣誉院士
1953年,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影片“俄罗斯芭蕾舞大师”,该片包括了鲍里斯·阿萨菲耶夫的芭蕾舞“瓜棚的喷泉”和“巴黎情焰”以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“天鹅湖”。乌兰诺娃是这部影片的主角之一。
乌兰诺娃在莫斯科的故居现在成了纪念馆。在圣彼得堡和斯德哥尔摩建立了她的纪念碑。在俄罗斯建立了乌兰诺娃基金会。
——ANDREW AO 编译 |